全球热点评!“应急小药箱”+“联合部队”!社区兜底保障应急需求


(资料图片)

“这下老人家心定了。”昨天(28日)下午的江南居委会,摞着一沓沓整齐的防疫物资和药品。江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薛逢喆和居委会干部忙着分装。防疫物资,是要在上门探望时送到社区10多户孤老家中的;药品,则仔细登记后放入应急药箱,若有老人需要随时提供。江南居民区,典型老旧居民区,户籍老人占比45%。根据排摸,65岁以上独居老人就有160多人。所以这些天,应急药箱的使用和补给,都没断过。这也是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的缩影。斜土路街道老旧小区多、65岁以上老年人多、80岁以上高龄及独居老人等需要特殊关爱老人占比多。辖区总人口逾7万人,65岁以上老人超过1.6万名,截至目前,仅“独居老人”一项,斜土路街道就有1351位,其中80岁以上的则达到691人。街道牵头、居委落实,针对这些人群,在排摸基础上,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托底。“应急小药箱”+“联合部队”,化身“发热救治社区前置哨”,一个由114个微网格组成的辖区治理资源拼图和“病人在哪里,医生就在哪里”的“驻群医生”新机制,也正在探索推进中。

“应急小药箱”+“联合部队”,化身“发热救治社区前置哨”

“书记,我出现了发热症状,但我家没有退烧药。”在江南居委会,这样的电话每天要响数十次。“只要满足失能、孤老、独居、纯老这四类群体,我们都会送药上门。”薛逢喆说。原来在此之前,斜土路街道已经闻讯而动,向辖区医疗企业筹措购买渠道,紧急购买了解热镇痛药物,按照居民区规模大小、特殊人群人数多少,作为应急备药对19个居委进行全覆盖配送。小型社区预备10人份的剂量,大型小区预备15人份。居民区书记微信群之间随时调剂,若有用完的也进行补给。以确保“失能、孤老、独居、纯老”这四类人群中腿脚不便、无法外出就诊的老年居民出现情况后,在微信群里的社区医生的指导下,可以第一时间实现“手中有药、心里不慌”。与此同时,街道指导组建了由居委干部、楼组长、党员骨干、能人达人、社区爱心人士等汇聚而成的“联合部队”,他们发挥熟悉情况的优势,主动关心邻里左右,进行情况汇总和互通,有条件的还成为社区“配药侠”,为居民进行应急药物的无接触配送。“让有特殊情况的居民能及时、科学用上药,让百姓知道药就在身边无需恐慌。这是我们要给到居民的‘定心丸’,为最脆弱人群托底是我们的责任”,斜土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“微网格”+“驻群医生”随时响应精准服务

“何医生,百服宁和布洛芬冲突吗?”“所有解热镇痛药,不同种类都不建议一起吃。”“何医生,患者有冠心病和高血压,服用连花清瘟有影响吗?”“严重心肌缺血、高血压药物控制不稳定者,不建议服用。但如果普通人群,没有影响。”“健康抗疫沟通群”微信群里,对话框闪烁。在辖区老龄化最严重的日六一、日六二、江南、日二、康巨等5个居委,组建了以微网格为单位的“健康抗疫沟通群”,群里除了相关条线的工作人员,还邀请家庭医生进驻,把家庭医生从线下请到了线上,宣传科普知识、指导用药安全。楼栋里的青年志愿者也成为社区干部的“眼睛”“耳朵”,上下楼进出时留个心,关照楼栋老人,如有突发状况在群里及时反映。整个微信群整合了各方资源,随时响应,精准服务,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无序流动和“折腾”。医院和社区还通过联手排摸,建立了“红黄绿”健康档案。由家庭医生对“红”“黄”类人群进行重点关注,除了开具慢性病药物3个月长处方外,还通过电话宣教减轻老年人的“患阳”焦虑感,并对一些独居老人或腿脚不便不能出门的老人,及时予以健康照护。疫情当前,配合摸底情况、及时协同,街道还为19个居委会都组建了“配药协调工作群”,由居委、社区卫生中心进行病情对接、资源调配,患者不前往医院也能科学配到药品,也让医疗资源最大化。“我们的家庭医生和居民在地理位置上挨得近,在情感上也熟稔,对老人的病情和流行病学史也比较熟悉,在群里就能咨询掌握他们的基本病情,把好健康和防控的第一道关口。”薛逢喆说。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