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今热点:小麦田新型害虫?啃食叶片为害,降低光合作用,麦叶蜂如何防治?

“我家小麦田发现了粘虫,看起来和玉米田中粘虫一样,这是咋回事?”


(资料图片)

小帮手收到一位农户的留言,说是在自家小麦田查看的时候,发现了相似粘虫幼虫的害虫,头大尾巴小,头部有两个黑点,整体呈黄色,并且还不止一条,一小片的范围内,就发现了好几条,想问问这是新型害虫吗?有啥危害?该咋防治?

通过观察该农户发来的图片,还真的有些像粘虫,不过,却不是粘虫,而是麦叶蜂。虽然和蚜虫、红蜘蛛、吸浆虫相比,没有那么常见,但是,在实际种植过程中,麦叶蜂也是常见的害虫之一。

麦叶蜂主要啃食叶片,影响光合作用

麦叶蜂属于膜翅目叶蜂科 的害虫,攀附在小麦叶片上,以啃食叶片为生,先从叶片边缘吃,随后向中间吃食。观察被麦叶蜂危害的小麦叶片,会发现边缘处有很多缺口,如果麦叶蜂危害严重的情况下(不去防它任其吃食),整株叶片都有可能被吃光,然后攀附在下一株小麦继续危害。

一旦小麦叶片被啃食,在一定程度上,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,影响的严重程度,随啃食叶片的面积大小来决定,叶片被吃的越多,影响也就越大,相反,影响就越小。

3月下旬,多地小麦正处于拔节期,如果受麦叶蜂的危害比较严重,进入后续抽穗扬花期以后,也会导致授粉不良,出现不结穗、少穗等现象。如果在灌浆期继续危害,影响小麦正常灌浆,会导致有穗无粒现象增多,或者秕粒增多,导致千粒重下降,产量降低。

长势越好的小麦田,麦叶蜂的发生几率更大

对于小麦蚜虫、红蜘蛛等害虫来说,小麦长势越弱,自身的抗虫性也就越弱,虫害的发生几率以及危害也就越高。

但是,对于 麦叶蜂来说,小麦长势越好,叶片颜色越绿,危害可能会越大。原因是麦叶蜂幼虫具有很强的趋绿性 ,越是长势绿的小麦田,发生麦叶蜂的几率相对大一些,这是和其它害虫不一样的地方。

除此之外,如果当地年后温度回暖较早,小麦返青拔节期提前,再加上天气比较干燥,降雨较少,很容易发生麦叶蜂,有利于其产卵,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(羽化之后进行产卵,持续10-15天左右,随后进入幼虫期开始吃食小麦叶片)。

麦叶蜂是容易被忽视的小麦田害虫

在种植小麦过程中,多数农户的目光都放在了蚜虫、红蜘蛛、吸浆虫等害虫上,对于麦叶蜂来说,相对容易被忽视。

一方面,麦叶蜂的发生面积相对小一些,并没有蚜虫、红蜘蛛、吸浆虫常见,农户们对此认识也比较少。真正遇到的时候,也不知道什么害虫,或者是把它当成杂草中的害虫来对待,认知性不足。

另外一方面,农户们去农资店购买农药时,不论是店内所销售的杀虫剂,还是店老板的解释,往往都集中在防治蚜虫、红蜘蛛、吸浆虫上面,基本上很好提到麦叶蜂。去购买“一喷三防”药剂时,厂家农药的包装袋上,基本上也不会有防治麦叶蜂的字样。

也正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,让大家对于小麦田麦叶蜂的认知较少,而真正在田间遇到该害虫时,也容易被忽视。

提前预防为主,发生后及时打药防治

对于麦叶蜂的预防,建议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,破坏麦叶蜂安全越冬的有利条件,以此来降低田间的数量。除此之外,年前给小麦浇越冬水时,不要长时间大水漫灌,以免给麦叶蜂创造有利的繁殖条件。

当然,对于农户们来说,更关心的喷施什么农药防治的问题,毕竟田间已经发现了麦叶蜂,叶片也已经受到了危害。对此,可用药剂也比较多,常见的菊酯类农药就行,比如 高效氯氟氰菊酯 、溴氰菊酯等,氯虫苯甲酰胺也可以,相对来说,还是比较容易防治的。

看到这,相信大家对于小麦田麦叶蜂有了一定的了解,它虽然和粘虫很像,但并不是粘虫。虽然不如蚜虫、红蜘蛛、吸浆虫常见,但它的危害却不小。

因此,小帮手建议大家在种植小麦过程中(尤其是返青期以后),一定要多观察,如果发现 麦叶蜂,及时喷施杀虫剂进行防治,降低对小麦的危害。

问问大家,你在种植小麦过程中,遇到过麦叶蜂吗?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