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:陈晓:敢于直面无常,才能找到《人生之路》

随着电视剧《人生之路》昨晚在央视收官,观众也跟着男主角高加林的饰演者陈晓一起回望来时路,汲取前行的勇气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陈晓看来,“高加林就和我们身边的普通青年一样,在人生不同阶段会历经困难与挫折,但依然充满顽强生机拼命生长。”这股和无常命运较量的劲头打动了包括陈晓在内的无数人。

1

无常成为共通命题

“收视很满意”,陈晓聊起《人生之路》,表示拍摄时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多共鸣,他的父母、亲友甚至圈内的前辈都在和他一起追剧。

高考被顶替、意外失去教师职位、县城通讯员职位被举报……高加林对未来的愿景一次次被残酷现实打压。高加林面临命运的无常,其实是每代人的共通问题。

推着自行车去县城卖馍时,高加林遇到了黄亚萍和张克南,“这场戏是我最难过的”,陈晓说。

高加林卖馍

读书人的清高和生活的窘境交织在一起,整个脸都烧得发红,却只能尴尬地摸着自行车把强颜欢笑,这段让观众觉得很精准的表演,来自陈晓下意识的反应,而非刻意设计。

在片场,陈晓遭遇了非常严苛的表演考验。导演阎建钢每个镜头基本只给演员两次机会,很少拍到第三遍。

“导演喜欢刚开始碰撞出来的火花,所以我的周围会有很多机位随时捕捉,摸自行车把那个镜头就是抓拍到的。半年的拍摄时间,让我长功不少。这次的锤炼让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准感觉,塑造出鲜活的人物。”

陈晓最喜欢的一场戏,是高加林与上海大学生陈方明的一句简单对话。

陈方明与高加林

陈方明对高加林说:“你身上有一股劲儿,是不服输的,是会出人头地的。”高加林自嘲般地回答道:“你看到这漫山遍野的野草了吧,我就是其中一根草而已。”

说出这句台词时,陈晓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加林心中的诸多不甘,他就这样抱着这份不甘最终书写出自己的人生故事。

2

无言往往打动人心

《人生之路》的拍摄对陈晓而言,是幸福伴随着煎熬。他的表演,用尽可能克制的方式,在观众的心上留下了累累伤痕。

高加林和巧珍分手的重头戏,陈晓只说了两句台词,“对不起巧珍”“对不起”。紧锁的眉头和张不开的嘴巴,眼泪倏地落下,虽无言,却表现出高加林自己也不知道何去何从,和巧珍分手这一步也不知道走得对不对。满心愧疚,满心挣扎,两句话包含了千言万语。

随着故事发展,高加林对写作的坚持逐渐得到回报,他终于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文学奖,得奖之后,高加林跪在砖上,无声地哭泣着。

这段动人的表演来源于陈晓自己的设计,他将高加林一路以来的心酸、挣扎与喜悦,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感受,用当下最直接、自然的肢体动作,向观众传达人物情绪。

3

无缺并非真实人生

观众见多了电视剧中完美无缺的男主角,因而当陈晓遇见高加林的时候,立马产生了想要演绎他的冲动。陈晓坦言:

“很少看到一个戏的主角拥有这样立体的一面。”

高加林的缺点,成了陈晓抓住这个人物的抓手。当他了解了高加林的每一面,好像才和他成了熟悉的朋友。

高加林在情感中的踌躇,也是他对未来人生的犹疑。

不光是高加林,其实所有的年轻人的内心都带着那样一种渴望和迷茫。有着伟大的梦想,却面临残酷的现实,这样的人做出每个决定都得小心谨慎,生怕一步踏错,自己所有的努力就烟消云散了。

高加林对感情的迷茫,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一个青年人对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迷茫。

就像高加林抹不开面子去县城卖馍,陈晓也有拘谨的时候,比如登台唱歌、跳舞。

在意气风发的开场戏中,高加林骑着车冲破山川冲过河流,从小山村冲向县城高中,陕北风貌和人物向上的生命状态都得到饱满呈现,而这里面其实也有陈晓新学的技能。

害羞的他,天黑以后才会一个人在剧组住的宾馆楼下学着骑二八大杠。

下一阶段,陈晓仍想尝试演绎不同题材的平凡角色,他说:

平凡真实、不带光环的角色,能让我更好地走进人物心里,感同身受。

Q

&

A

最后高加林算是原谅高双星了吗?

最后也不是原谅双星,而是放过自己。因为被伤害过的芥蒂可能会伴随高加林的一生。

对高加林帮助最大的人是谁?

前期是高中老师景若虹,后期是报社的林总编,但真正把他救出来的人是他自己。

演完高加林这个角色是什么感觉?

演完想要迅速抽离,那是一段很艰苦的人生。

《人生之路》收官有没有庆祝一下?

吃了碗面,可能是受到角色影响,变得特别爱吃面。

作者:赵玥(新民晚报·新演艺工作室)

图片:官方剧照

编辑:吴旭颖 唐梦葭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