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标最公平考试,杜绝冒名顶替上大学,那么就业数据造假能否终结|教育新观察

一条信息,让部分“被就业”的大学生网友叫好。“中国教育发布”8月8日下午发布:教育部派出工作组赴各省开展专项核查,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。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,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。同时,教育部和各省级就业主管部门举报电话、邮箱一一公布,督促各地逐条核实,举报一个、查处一个。

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。在经济大背景、社会大环境下,应届生就业“压力山大”,各个院校为初次就业率焦虑。就业数据造假,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怪圈?能否休止并终结?


(资料图片)

“将毕业证书、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”“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”“将毕业生顶岗实习、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”……其实,这些都是教育部门明令不准的操作方式。同样,对于上级管理层而言,“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出去向落实率的具体指标”“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”“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、评优等挂钩”等,也是种种违规。

要知道,在量化可追溯的条件下,包括升学深造在内的毕业去向落实率,不仅被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“重要指标”,而且关乎高校入口——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,甚至某些学科专业的“关停并转”。办学者不希望自己的系别因为就业形势差、前景被看空成为“预警专业”,遭到“黄牌或红牌警告”,乃至严重影响整个学校的声誉。于是,从基层到校级,上报失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,就有了动机。

既然量化可追溯,既然从“出口”回溯到了“进口”,不由想到毕业生们几年前都是带着考试成绩、招录入学进校的,而就业数据在实质上也相当于一种“数据集”,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数据构成的。那么,以堪称最公平考试的高考为例,个人的考分能够弄虚作假、暗中修正吗,招生院校能够往上抬高并虚报分数线吗?

恐怕都不能,否则严重违法,直到入刑。在个体数据真实的底线上,集体数据也应当是真实甚至精准的。每个毕业生考研也好、工作也好、创业也好、待业也好、灵活就业也好,总有去向、总有信息、总有数据,实事求是应当也完全可以做到,只要违规成本足够之高,让故意跑偏的院校很难再跑回赛道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教育部已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,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(官网链接https://dj.ncss.cn/),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。这其实是一种“倒逼”过程,完成双向确认、互证真伪。

也就是说,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不仅是一个大数据,更是一个“全数据”。每个院系、每座高校,就业数据的汇总不是抽调样本,而是全样本的统计,必须对每一人负责。有去向就是“有”,没去向就是“无”,没有空子可钻。而这个全国性的登记系统,只要接近全覆盖,便形成准确就业率,真正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依据。

过去,国内发生过某农村考生在高考十多年后才发现,自己原来竟然“读过大学了”,因为她当年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,而且那个“她”最终冒名顶替获得了毕业证书。

而今,在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高度发展的前提下,如此荒唐的事情理应杜绝了吧。从新生入学的验证,到毕业学位的验证,全国各地基层联网,没有“数据孤岛”。应用到就业数据统计领域,加以“三方协议”相关签约系统以及毕业去向登记系统等佐证,应该也不难排除掉那些水分、那些虚假吧。

当然,根据“管、办、评”分离的原则,主管部门引入“第三只眼”“第三只手”进行监测与核查,也尤为重要。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8月起,教育部还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抽样调查。

同时,指导各地各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,并会同人社部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。而对经核实存在虚假签约、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的,当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严肃查处,责成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严处,并追究相关高校和人员责任,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,让毕业就业也成为社会上最公平的竞争。

本文作者:徐瑞哲

题图来源:新华社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